說起金三角,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是毒品最大產區;但現在的金三角,不僅不再是毒品最大產區(當前毒品最大產區為「金新月」:阿富汗、巴基斯坦、伊郎等國交匯地區),當地大多數人種植的已轉變為茶葉、水果與農作物。
特別是泰北,很多華人種茶種到致富者也為數不少,有的茶品還銷售到台灣以及世界各國。
當然,泰北現在多以諸多觀光景點而聞名,但她曾經也是以毒品而天下曉。
說起金三角毒品問題,那不得不提一下曾經的一代毒梟(王)坤沙。
坤沙何許人也?先看看有關他的基本介紹:坤沙(1933年2月17日-2007年10月26日),亦很多人寫為昆沙,中文姓名張奇夫,著名毒梟,亦是緬甸軍閥,前蒙泰軍(MTA)總指揮,因海洛因而聞名世界,原名張啟福或張祈福。
1989年金三角毒品貿易達到最高峰時,昆沙控制了整個金三角地區毒品貿易的80%。
美國曾懸賞200萬美元捉拿這位曾經的世界第一毒梟。
1996年1月5日,昆沙向緬甸政府軍投降,隨後前往仰光,開始了被軟禁的晚年生涯,2007年10月26日,在仰光寓所病逝。
(部份引自網路)坤沙在西方國家眼裡是販毒者,是被高價通緝的壞蛋,所以對於習慣接受西方觀點的一些東方人(包括台灣)來說,大概也不會對他有任何好感。
但是對於緬甸撣邦(省)的人民、對於他曾經營區所駐紮的清萊省(府)美發弄縣滿星疊村的居民來說,他是相當受到愛戴與推崇的。
因此,我們在看歷史問題時,往往因切入的觀點不同以及受到寫歷史者的內容影響,我們都會有了先入為主的概念。
而這樣的概念,是否為歷史的全貌,是有值得斟酌之地。
坤沙當然也不符合普羅社會價值下的好人,雖然他說他販毒是為了他的建國理想大業(建立脫離緬甸一邦的撣邦共和國),但基本上他這樣的方式是否為唯一的方式可能會讓一些人打上很多疑問的。
不過,也不可否認的是,他販毒歸販毒,他本人卻不吸毒;而且也算治軍嚴謹,他的部下有人碰毒也會受到相當的懲戒與刑罰。
此外,他在泰北當地建立華文學校,也算為中華文化的延續貢獻了一點心力。
今天介紹的是坤沙及其部隊駐紮了十多年的營區,位於清萊滿星疊村,目前已被泰國政府接管。
但因該營區曾遭襲擊與炸毀,加之沒能好好包裝規劃,顯得相當清涼。
小弟之前去的時候,外圍正在用竹籬笆建造一些東西,據說泰國政府日後有意將之打造為觀光景點。
歲月停不下腳步,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僅餘憑景弔古。
小弟之前也拍攝了一些營區建築內的資料介紹,摘取部份分享:營區內有好幾棟這類破舊的房屋建築
11GIRL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11girl.com/a/7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