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遊客到澳門為的是賭場、美女,對當地景物有印像的僅有議事亭前廣場、大三巴、十月初五街(手信街)等幾處。
(大陸人會加多個很醜、很土的金蓮花廣場)。
其實澳門本尊就如歐州小鎮,畢竟葡萄牙人統治了這地方四個半世紀;嚴格來說馬交才是中國首個貫通中西之城。
今天這深重歷史感已沉澱在五光十色的表像之下,尤如被上厚重面紗的美女難見真面。
近年澳門因開放賭權帶來大筆收入,得以有資源重修大量古蹟,並成功加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迷之音:大陸一有景點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成功立馬加門票,澳門一衆地方全部免費;嘿!果然一國兩制得很)。
而澳門旅遊局為此規劃了一條舊城古蹟漫步路線,全程慢慢走、慢慢拍、慢慢看也不用兩、三小時就完成。
各位有機會可去走走,權當在澳門這個紙醉金迷的社會,跳出酒色財氣外,來一次洗滌心靈之旅,回到幾百年前那個淳樸的小殖民地。
這次旅程由媽閣廟旁的媽閣廟路開始,跟著路牌走就可以了。
雖然地名稱井,但只有泉口;因為亞婆井是葡萄牙文(lilau)
音譯泉水廣場之意。
鄭觀應清道光二十二生(1842年),原名官應,字正翔,號陶齋,科舉不成,十八歲任洋行掌櫃開始深入認識現代世界,先後參與創辦太古輪船公司、上海機器織布局總辦
、上海電報局總辦
、輪船招商局總辦、漢陽鐵廠總辦
、開平煤礦局總辦
。
他的名著「盛世危言」就是在這裡成書,作品面世震醒了沉醉天朝美夢的一代中國人。
雖然對西方文明未盡了解,但比之當時坐井觀天的一眾文人務實得多。
故此中國近代史人物鮮有不受其影響,國父孫文、毛澤東、清光緒帝、康有為、梁啟超、蔡元培無不深為感動。
既名崗頂,當然有崗頂劇院。
正式名稱為伯多祿五世劇院,建於1860年。
說來有趣,眾所周知葡京有艷舞表演,其實澳門首次有長駐艷舞團表演就在這裡。
四周教堂林立,果真是天堂獄一線之格。
。
牆壁厚實,門有雙鎖,窗有鐵柵,不知是否與耶穌會不見容於中世紀教庭有關。
建於1894年,原為官也夫人大宅(就是官也街那個),1918年轉讓香港富商何東爵士作為別墅
(
迷之音:這位仁兄是第一個準許住在太平山上的中國人),他逝世後改為圖書館。
同場加影松山燈塔,就是晚上抬頭看見山上一閃一閃那個。
正式名稱為東望洋炮台,始建於1622年。
而澳門在世界地圖的經緯度定位點就在燈塔前的平臺上。
不知是否因為建在炮臺上,教堂所有窗戶外都有樓梯;一旦有警,屋內人可迅速離開。
可惜賭場不能拍照,去去妹也不會乖乖站定給拍,所以大家只好看看街頭美女了。
(近來葡京的沙圈mm全都是高頭大隻馬類別,加上胸前兩大棵木蘭飛彈,簡直是女子藍球隊訓練—-球來球往!)外國mm很是胸前偉大。
此貼被feeler95在2011-09-19
11:58重新編輯
]
11GIRL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11girl.com/a/16407/